个人倾向于认为:湘西赶尸在以前道路崎岖的山区农村中是一种搬运尸体的物流运输方法。现在还有赶尸吗?应该不多了,或许一些很偏僻的地方还有。
湘西赶尸
这种方法是利用尸体形成的尸僵,尸体变得僵直硬挺以后,呈直立姿态一个接一个的被固定在长长的竹竿上(可以是长竹竿串过每具尸体的两侧腋下进行捆绑固定)。由于竹子是湘西当地特产,遍地都是。因此赶尸人找到一些弹性好且粗细适中的长竹竿是就地取材,相对容易的。
现在还有赶尸吗
所以,赶尸的情景是这样的:两个赶尸人一前一后,双肩扛起两根的竹竿,利用竹竿的弹性,和僵直硬挺的尸体,颠起长竹竿,巧妙的利用竹竿弹性下落的瞬间使得尸体的脚部接触地面形成一个支撑点,将尸体重量在瞬间转移至地面,再利用僵硬尸体的触地反弹向上腾空的瞬间,向前移动。
赶尸的情景
这和抬轿子的原理一样(有没有想起电影《红高粱》中轿夫颠新娘巩俐的场景?),只不过当中多了可以着地进行“触底反弹”的借力卸力,从而使得一长串直立的尸体能够被两个赶尸人一前一后的扛着走。两个人就能扛着(颠着)十数具尸体进行长距离搬运。
湘西赶尸
由于长期来人们对于死人的忌惮心情,自然不会有人愿意靠近赶尸人行进的尸体队列。再加上赶尸人的规矩,也是昼伏夜出,白天看不到。所以很少有人能够真正清楚的看到赶尸人的行进方式。即便偶尔有人在夜晚中远远的看到,在朦朦胧胧的夜色天光下,也只能看到一排直立的尸体上下跳动的往前行进。竹竿串联处看上去仿佛是尸体手臂前伸,搭着前面尸体的肩膀,尸体自己跳跃前进。从而以讹传讹,将赶尸这个行业神秘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