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 - 长安大学怎么样(长安大学全国排名)

长安大学怎么样(长安大学全国排名)

2023-09-16 13:41

长安大学(Chang’an University)座落于陕西省会西安,直属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是教育部和交通运输部、自然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陕西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入选国家“111计划”、“双万计划”、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是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优质资源共享联盟、中俄交通大学联盟成员高校,是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

2000年,长安大学由始建于二十世纪50年代初的原西安公路交通大学、西安工程学院、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合并组建而成。

截至2019年7月,学校有校本部和渭水2个校区、太白山和梁山2个教学实习基地,校园面积3745亩。下设21个院部、80个本科专业;拥有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9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6个国家重点学科;专任教师2100余人,全职院士4人;全日制学生3.5万余人,其中本科生2.4万余人,博士、硕士研究生1万余人,外国留学生1000余人。

学校官网

http://www.video-download-convert.com

中文名

长安大学

外文名

Chang’an University

创办时间

1951年

类别

公立大学

知名校友

徐冠华

冯正霖

常心泰

赵乐秦

杨省世

李睿

谢来发

胡保存

王小民

刘鹤章

魏志敏

校史沿革

西北交通学校

1951年,在兰州市郊的一片荒滩上,创办了西北交通学校,奠定了长安大学的第一块基石。

历史沿革变化图

1953年,中央人民政府地质部西安地质学校和中央人民政府建筑工程部西安建筑工程学校先后成立。

1952年,西北交通学校东迁西安,更名为西安公路学校。1955年,再次更名为交通部西安汽车机械学校。

西安公路学院

1958年,国家将北京公路学院筹备委员会的教师和设备调往西安,在交通部西安汽车机械学校的基础上,创办了西安公路学院,成为亚洲第一所专门培养公路交通高级人才的高等学府。

教育部与交通部共建长安大学签字仪式

1978年,开始研究生教育。1981年,成为国家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84年,成为全国第二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长安大学

2000年4月18日,西安公路交通大学、西安工程学院、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合并组建长安大学,划归教育部管理。2006年4月,学校入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2008年,学校首次入选国家“111计划”。2010年6月,入选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

2011年4月,成为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优质资源共享联盟创始成员。2012年,设立研究生院。2017年9月,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18年1月,学校入选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

2019年2月,学校被教育部认定为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12月,荣获“全国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特色典型经验高校”称号。

2020年4月,长安大学运输工程学院成立;同月,学校与爱尔兰都柏林大学合作举办的非独立法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长安大学长安都柏林国际交通学院”正式获批。6月,长安大学人文学院成立。

省部级重点学科

省部级重点学科交通运输工程车辆工程矿产普查与勘探矿物学岩石学

矿床学岩土工程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地球化学结构工程

地质工程古生物学与地质学市政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构造地质学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第四纪地质学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交通运输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

地质学土木工程水利工程

博士学位授权点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地质学水利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

环境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矿产普查与勘探交通新能源与节能工程地球化学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

道路材料科学与工程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地质工程智能交通与信息系统工程构造地质学

硕士学位授权点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环境科学与工程地质学建筑学工商管理机械工程

水利工程哲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马克思主义理论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公共管理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统计学

地球物理学土木工程城乡规划学力学测绘科学与技术

教学建设

截至2019年7月,学校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3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专业4个,国家级精品课程3个,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个,国家级教学实验中心2个。

国家级特色专业: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地质工程、交通运输、机械电子工程、资源勘查工程、土木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交通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自动化、车辆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环境科学

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专业: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资源勘查工程、给水排水工程

国家级精品课程:《路基路面工程》《GPS原理与应用》《道路建筑材料》

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Delphi计算机高级编程技术》《交通规划》

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汽车心脏的诊断》《认识我们的地球》《认识我们的地球——深入地球内部》《水与人类》《新能源、汽车与PM2.5》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道路建筑材料》《路基路面工程》

国家级教学实验中心:土木工程实验教学中心、道路交通运输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国家级校外实践教育基地:长安大学—中交第二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长安大学—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长安大学—陕西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教学成果

截至2019年7月,学校获得国家级和省级教学成果奖50余项。

国家级教学成果

获奖成果名称主要完成人

合并高校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雷达、黎开谊、王刘华、白华、张骞文等

隧道施工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的

  研究与实践陈建勋、徐岳、衡平堂、马天山、王晓谋等

土木工程专业工程结构系列课程教学

  方案构建与实践王毅红、颜卫亨、郑宏、周绪红等

合作交流

截至2019年7月,学校与美国、英国、日本、俄罗斯、乌克兰、韩国、荷兰等国家和地区的110多所高等学校开展了交流与合作,加入了“1+2+1中美人才培养计划”,与俄罗斯国立罗斯托夫建筑大学等成立国际大学联合体。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根据2014年10月官网显示,学校图书馆藏书227万册,其中期刊合订本94591册;中外文现刊3170种,超星、北大方正等40.77万种电子图书。万方数据资源、中国期刊网(清华同方)、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重庆维普)、IEEE 、Ei(工程索引)、 UMI(美国博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ASCE(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数据库)、CSA剑桥科学文摘等四十一种国内外中外文数据库系统。

●学术期刊

长安大学编辑出版《中国公路学报》、《交通运输工程学报》、《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汽车驾驶员》等8种全国性期刊,其中2种为国家重点建设期刊,3种Ei数据库收录期刊,4种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国公路学报》、《交通运输工程学报》、《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连续入选“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

期刊列表

期刊名称主管部门主办

《中国公路学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长安大学、中国公路学会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教育部长安大学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教育部长安大学、中国土木工程学会

学校标识

校徽

长安大学的校徽由城墙图案环状包围,里面由繁体字“长”和“安”上下垒砌。其中城墙代表着学校位于著名古都西安,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长安”二字一是代表“长安大学”,二是形似一把钥匙,寓示着长安大学像一把开启智慧的“金钥匙”,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合格人才的神圣使命。

校徽

校歌

《长安大学之歌》

长安大学之歌

词:段联合

曲:张艺凡

歌词

秦岭苍苍,八水泱泱,古城之南,有我上庠。特色立校,誉播四方。

志士弘毅路修远,贤才明德天地长。激流千帆竞,长大当自强。

黉宇辉辉,书声朗朗,渭河之滨,有我上庠。英才荟萃,海纳三江。

一生笃学砺干将,矢志创新育栋梁。雄鹰蓄势久,展翅当高翔。

校赋

长安大学赋主要是对长安大学的描述和赞美,长安大学赋的作者魏明伦,是知名剧作家、杂文家、辞赋家。第七、八、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历任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戏剧文学会会长,四川省文联副主席,四川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组部优秀专家,文化部优秀专家,四川省优秀专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长安大学赋

  

王小民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获得者。胡健民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研究员、参加中国第22次南极科学考察获国家海洋局通报嘉奖者。

徐张建西北综合勘察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余秋生宁夏地质工程勘察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宁夏“十大杰出青年”“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